答:主機轉子的直徑,這個在營銷中通常被用來說明自家產品物有所值。主要的理論依據是“螺桿壓縮機的容積流量與轉子直徑的平方成正比”。所以通常的營銷說法是:直徑大的主機容積流量大,故此轉速可以很低,機器更會經久耐用。
這種說法只要稍有辯證思維的人不難看出破綻:既然主機直徑大流量大,為何還降低轉速來滿足較低流量?更可能的情況是,這個流量段沒有適當的主機使用,只能大一規格的主機降低性能來使用以達到需求。
事實上,比較轉子直徑這一單獨參數,并不足以得出主機優越與否的結論。更多的,轉子直徑的確立是為實現產品系列化、標準化、通用化而不斷平衡妥協的結果。
目前轉子直徑范圍在40~845mm之間。但絕大多數的轉子直徑都小于300mm。原因一是加工成本過高,二是適用面窄,多臺并聯或采用離心機實現大流量更為可行。
轉子直徑的大小,一家主機廠并沒有太多的規格。在最佳轉速(齒頂速度)下,用盡量少的轉子直徑規格來滿足盡量廣泛的容積流量范圍,是所有主機廠的原則。通常在一個轉子直徑的規格下,采用多個不同的長徑比,以實現覆蓋盡量寬泛的容積流量需求。
所謂轉子的長徑比即轉子的工作段長度與陽轉子直徑的比值,長徑比通常在0.9~2.0。在同一轉子直徑下,采用較高的長徑比利于降低制造成本,以便制造容積流量大的主機。在同一轉子直徑下,采用較小的長徑比可承受的壓力差更高,可以達到更高的排氣壓力。
承受更高壓力差還與機體結構、所用材料有關。比如灰鑄鐵、球墨鑄鐵、鑄鋼等不同材料。主要考慮的因素是轉子的剛度和機械變形,長徑比大的主機對這方面的要求將更高。
材料好轉子長徑比可以大一點,直徑自然可以做小一點,細長。而如果材料差一些,轉子長徑比就只能小一些,轉子直徑自然就大了,粗短。那,比較轉子直徑還有什么意義?
咨詢熱線
4000-555-706